??2月16日上午,巴中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成果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會上通報了我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開展情況并發布全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成果。經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對巴中市生態產品摸底核算,2021年全市生態產品總值(GEP)為2010.75億元。
探索“兩山”轉化路徑 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關鍵。2021年底,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明確在全省14個地區開展首次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我市入圍。根據試點工作要求,我市主要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對接、生態產品可持續經營開發、生態產品保護補償、生態產品價值考核、綠色金融支持等六個重點方面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模式,切實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破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貴在創新、重在實踐。我市以整市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為牽引,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去年7月,《巴中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構建起以總體要求、實現基礎、轉化路徑、關鍵支撐、推進機制為框架的“1+4”工作體系。同時明確,到2025年,全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體系初步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多元化路徑穩步拓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普及,建成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引領區。
“我們堅持重點攻堅,率先在全省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依托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技術支撐,建立以一項標準、一套報表、一份報告、一個平臺為框架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體系,全力打通‘兩山’轉化通道?!笔邪l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科負責人介紹。
開展生態產品摸底核算 首次為巴中綠水青山“定價”
生態產品總值(GEP)又稱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主要包括生態系統提供的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經過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對巴中市生態產品摸底核算,2021年全市生態產品總值(GEP)為2010.75億元。其中物質產品類生態產品價值178.74億元,占比8.89%;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價值1355.2億元,占比67.4%;文化服務類生態產品價值476.81億元,占比23.71%。
該核算首次為巴中綠水青山“定價”。在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韓寶龍看來,2021年巴中市GEP比GDP的比值為2.71,生態產品供給價值高于國民經濟生產總值,調節服務占比67.40%。反映出巴中作為長江上游和秦嶺重要生態屏障、國家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雙重生態功能區的戰略定位。
“考慮當前巴中市GEP中,物質供給占比8.89%,調節服務占比67.40%,文化服務占比23.71%。應在守住生態保護底線的前提下,加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尤其是物質供給的生產和價值提升機制研究,以及生態文化旅游產品的研發和用地政策研究?!表n寶龍建議。
■相關新聞 7個方面 我市與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將開展合作
為加快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在2月16日舉行的巴中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成果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巴中市人民政府與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在環境權益交易、綠色金融服務、生態產品交易、技術支撐等領域開展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我市與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牽手將重點在推進碳交易、環境權益交易、綠色金融服務、生態產品交易以及碳中和及能力建設、技術支持等7個方面開展合作。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將充分利用碳交易平臺與我市碳匯綜合管理平臺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并積極為巴中企業參與碳市場交易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撐。
同時,將組織開展“雙碳”能力建設培訓;舉辦全市“碳達峰碳中和及生態價值轉化”專題研討班,邀請環交所有關業務專家就雙碳政策法規、方案編制、碳減排項目開發、碳資產管理等內容進行集中、系統培訓,大力提升和實踐碳達峰碳中和及生態價值轉化工作能力,以及共同推動在巴中建立能力建設基地。在技術支持方面,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專家人才資源優勢,積極幫助我市引進緊缺人才,為我市相關部門、控排企業、三方機構及行業協會等碳市場參與各方提供專業培訓、咨詢服務等。 |
為加強金華巴中東西部對口協作,持續深化“聚引幫”活動,助力鄉村振興。5月20日,巴中市科技局[詳細]
5月22日,是第23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也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通過“[詳細]